首页 > 数字化改革成果报道 |
全媒体记者徐慧琳 通讯员史志博
中午时分,南门街道马园社区居民舒国芳和丈夫来到“爱心助餐联盟”之一的阿明嫂大食堂,一番自主挑选后,立马吃上了现成的热乎饭,“我和老头子都不太爱做饭,平时饭量也不大,做一顿吃不完还浪费,街道‘爱心助餐联盟’太适合我们这样的家庭了。”舒国芳作为联盟的常客,和老头子办理了爱心助餐卡,还能打折,这样的“家门口食堂”暖到了她的心坎上。
不仅仅在城区,家住横街镇海拔最高山村之一爱岭村的独居老人谢阿姨也吃上了助餐团队送来的“幸福餐”。自2021年开展标准化老年食堂建设以来,海曙以“15分钟城乡助餐服务圈”为目标,发展老年助餐服务网络,引入社会餐饮机构、打造“爱心助餐商家联盟”、推出高山区域“银龄安养”服务项目、开展“一地图、一名片”特色健康助餐服务,建成助餐服务点170余个,年助餐服务达75万人次。
完备的助餐服务让老人食有所依,是海曙打造“专曙颐养”名片的缩影。“目前区内有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18.5万人,占总人口的28.5%,比上年同期增加7104人,同比增长4.06%,我区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基数大,老龄化进程快,这赋予了海曙养老服务工作更大的责任,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区民政局负责人表示,为让辖区老年群众更好地享受老年生活,近年来,海曙在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三条跑道”上,聚焦吃、住、养三大需求,推进建设高品质康养联合体。
专业康养服务,是海曙“专曙颐养”的金字招牌。作为全省首批康养体系建设试点,我区高效整合医疗、养老两大资源,推动养老机构与居家中心、医疗单位、公益组织之间的服务共享,探索形成了具有海曙特色的“院居家融合”模式。目前,全区建有康养联合体17家,覆盖75%以上镇(乡)街道。
智慧赋能让“专曙颐养”幸福加码。老人们在多功能室看书下棋、5G送餐车在大楼里自如穿梭工作、智能手环掌握老人定位信息、医联体的专家医生通过“云诊室”为有需求的老人看病……广安养怡院作为海曙区最大的养老机构,记者一进门便受到一个“呆萌”机器人的热情迎接,与机器人头顶相连的屏幕上,生动展示着院内情况介绍、各类活动开展等图文和视频,这便是广安养怡院重点推进的“养护医康”结合养老服务模式,老人们在院内的生活与智慧接轨,怡然自得。
不仅如此,海曙正加速智慧养老大焕新。依托市级“甬易养”平台,扩大“一键巡检、一键呼叫”应用场景功能,推进5G智慧养老院建设。开展“长者智能关怀监测服务”项目,安装智能监测设备800余户,累计检测预警6445人次,数智赋能居家老人更安全舒适。
破解专业养老服务“一人难求”难题,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近年来,海曙推进养老服务人才高质量发展“310”计划,成立星级护理员工作室,形成以6名省市工匠为引领、700余名持证护理员为支撑的养老人才队伍体系。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建设老年友好型城市势在必行。”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海曙将进一步提升养老机构办院能力,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高质量发展,创新推出“金融养老”“旅居养老”等一系列智慧养老模式,同时搭建全城通享共享食堂,实现就餐卡一卡通用,全力打造“专曙颐养”卓越范例